2020年4月11日魏娜作为清华大学建筑系大三“开放式设计课”设计导师带着同学们的作品一起和评图老师们交流了近7个小时。在整个评图的开始,魏娜老师用了将近20分钟和大家回顾了这个课程的初衷,课程设置,总结了中期评图的收获,也向大家介绍了参与期末评图的几位老师以及评图的标准。评图结束后,很多意犹未尽的同学纷纷表示希望看到魏娜老师使用的图文。现在特意整理如下,供大家交流使用。评图的视频我们也在整理中,近期将会和大家见面。
这次魏娜提出的“情感建筑”是一个非常特别的课题,对很多人来说也是非常陌生的。在8周的课程中,魏娜老师参照研究生“工作营”的教学方法,围绕着“情感建筑”这个主题,安排了理论与设计结合的课程结构。
今天是2020年4月11日。这是我们2020年春季学期清华大学建筑系本科三年级开放式建筑设计期末评图。因为全球疫情的原因,我们这个学期采用网络教学。今天的期末评图也是采用了网络会议方式。参加本次期末评图的成员组成是:我们本节课的学生和导师,这次评图的老师嘉宾,我们清华大学的校领导,同时我们还有通过实名申请的听众同学。首先是我们尊敬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庄惟敏院士,感谢庄sir百忙之中来到我们的课题组指导。感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系主任,张利教授,以及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范路老师。非常感谢校领导对这节课的支持和重视,我们全体师生都感到振奋和鼓舞。感谢参与中期评图的著名的艺术家包泡老师,都市实践合伙创始人著名建筑师王辉,MAD创始人著名建筑师马岩松,和《建筑创作》杂志社主编王舒展。经过了中期评图时5-6个小时的折磨以后,四位老师还欣然回来参加期末评图。可见老师们让人敬佩的学术精神。我们这次还有幸邀请到了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孔宇航教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童明教授。二位老师在教育和学术上的影响力非同凡响。孔院长有一篇文章题目是《中国当代建筑学教育体系的批判性思考》。在这篇文章里,孔院长有这样两句话:“构建一个新的知识体系、新的模式则需要一个具有学术共识的群体,以及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辛勤耕耘。”
“这一群体不仅需要具备广阔的国际视野,更重要的是具备对传统建筑文化的敏感度,具备对当代建筑文化与传统建筑文化系统全面认知的能力。”
孔院长提出的“如何建构”“本土建筑教育”的思考给我很多启发。童明老师的名字,我们同学们都很熟悉了。我在课上提过很多次《园林与建筑》这本书尤其是童老师的开篇文章“迷宫与镜像——关于建筑话语的印象”,这篇文章里的这一句话,其实好几句话我都经常拿来引用:“缺少了真知灼见的思考,知识很难成为行动,房屋很难成为建筑。”“建筑话语需要有一个起点,无论多么的武断主观,它都会成为随后演变过程的初始。”4年前,我第一次公开谈论我关于“弥漫空间”的思考的时候,就引用了童明老师的这句话来给自己壮胆儿的。那次献丑的时候,就请了包老师,马岩松师哥和王舒展师姐来批评我。所以实际上,4年前三位老师就已经开始在我邀请他们来的会上毫不留情直言不讳的批评我了。毫无疑问,这是特别可贵的事情!这也是我一直坚信的一件事:在历史的洪流里,一个想法,只有在一群坚持思考的人之间不断地交流,在不断的碰撞中产生火花,才有可能变成真正对更多人有帮助有影响的,思想。
我前几天在在课上向我们的同学,一个一个报出咱们各位老师的名字的时候,在屏幕上我看到我们的同学们,一次一次地露出了难以抑制的激动的欢欣鼓舞的笑容。并且在那之后我们的同学们就再也没有睡过觉了!!大家都看过这节课的教案了。教案里面的文字很浓缩,我尽量只写最关键的信息。那从中期评图的情况和那之后我收到的无数的反馈来看,我觉得我还是有必要占用大家一点时间再快速解释一下。希望在共同理解教案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一下我们后面评图时需要关注的重点。这一页的内容是我们本次课程的前提,也就是课程基于的共识。第一点,我借用赖特的话 the mother art is architecture.第二点,无论着 眼于未来的AI时代,还是审视全球疫情的现在,是情感让我们成为活生生的人。第三点:在技术进步的同时,建筑作为工具的一面发展到今天,该回到重视精神层面时候了。如果我们意识到,建筑更关乎人的精神。我们反观我们现在的建筑学教育,Our Common Practice,我们是否知道如何建筑情感建筑?那么,这是我们这个课题表达的一个态度:如果认为它重要,那就不是质疑“能不能教”的问题了,然后这是我们这个studio的objectives,教学目标。这是两个部分:“情感设计”是我过去7-8年的时间里一直在研究的方法论。这里面有个容易让人误解地方,是需要用英文翻译来解释。很多人把这里面的“情感”理解成了Emotional,但是情感设计里的情感准确意思是Emotive。这两个英文词中文翻译都是“情感的”,但是意思很不一样。Emotive是需要有效的语言体系去表达和传递情感状态或态度的。我们说一种语言对应一种思维方式,中文和英文是很不同的。中文是具有模糊性的,这种模糊性非常高级,充满了潜能。但是这也是一把双刃剑:懂的人会更懂,不懂的人会怎么也搞不懂。但是在进行方法论研究的时候,很多时候需要做很基础的工作:即使不能做到绝对全面,也需要阐述清晰。在这个过程中,英文可以是很好的分析工具。这个Studio不是以项目的设计成果为导向的课程。我在辅导过程中,不是去帮助同学找到解决方案,而是去注意引导同学在自己的思维中体会和发现。我们的目标是让同学打破已有的惯性思维,体会感性认知与设计的关系。所以说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关注“建筑”的过程,这里面包含两个过程和两种关注。两个过程:创作思维的产生过程,和场景感受的体验过程。两种关注:有意识地体会当下感受,和有方向、有方法地推进思考与呈现。这个课程时间比较短,只有8周。这是我们的时间安排。课时安排重点放在:如何引导同学去产生自己的思考。三个练习,一个大设计。全程,高频率的集体评图。前半学期,安排了9节讲座。要求听与做同步。思考要结合行动。
第一个阶段目标是“有感而发”。通过阅读➕练习的方式,选择每个同学自己最熟悉的地方,家,作为切入点,打破“习以为常”这件事,让同学重新感受“家”给人的情感。第四周,同学根据自己的情感,给自己提出下一步表达的目标。我们中期评图的时候,包老师的一句话“有感而发”,大家都印象深刻。我们说做到“有感而发”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但是我们不能仅做到“有感而发”,我们这个课程还有更高的要求。进入第二阶段,“心源为炉,笔端为炭”。将真情实感贯彻到形式表达中。这一阶段同学的设计题目是“精神居所”。面积不重要,地点本身不重要,但是大环境和生存逻辑很重要。人数要求很重要,大于20人无上限。也就是说这不是给自己用的建筑,这应该是一个有社会意义的建筑。设计范围,强调“场景化思维”,要“建筑景观室内一体化”。
这是我们中期汇报的内容,重点是希望同学根据自己的感受,提出自己要做的事。这就是今天。期末汇报的大致内容。重点下面的评图标准。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是看同学设计的“过程”是不是贯彻了感性认知,是真实的情感,而不是“标签化”的,抽象的,或者象征意义的“情感“;
- 看设计的成果,无论达到了什么深度,是不是具备感染力。
我在这里再大致总结一下这个学期整体设计步骤。但在实际过程中,这三个步骤并不是线性的。
要理解社会背景和生存逻辑。庄惟敏院长,写过一篇文章叫《建筑场地一体化设计实践》。这篇文章里写过这样一句话这句话非常简短,但是蕴意深厚。我们希望同学能够领会:对场地的理解,不应停留在数据和客观事实上,真正的理解应该上升到感性认知。我们将“功能”解构并重构成“场景”。这里再解释一个容易被误解的事情。这里的“功能”指的是被标签化的对空间作用的类型化指向。“场景”里并不是没有“功能”指向的作用。一个复杂的“场景”里可能包含了很多个“功能”,也可能一个“场景”中并没有明显符合“功能”定义的作用。“场景”关注的是综合状态下人的感受,因此每个“场景”也是独一无二的,无法被简单且固定地归类到某个标签之下。第三步是空间建构和表达,如何构建有效的语言体系来表达和传递情感状态或态度。第一阶段,进行的是“情感记忆”和“建立词汇表”。“情感记忆”的目的是调动同学的生活积累,并希望他们养成生活积累的习惯。“建立词汇表”目的是让同学理解形式语言具有情感表现力。第二阶段,也就是过去的4周。我们进行的是场景分镜与空间架构之间的迭代:体会以感受引导建构的思考过程。 如果再有4周,我们就可以在这一部分继续展开可以有第三阶段,我们还需要懂得如何用恰当的建筑语言表达。东方文化传统是含蓄的,在表达自己的感情的时候,会很克制地,用渲染气氛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去把握那个“度”?还有怎么去理解“情感的丰富性”与建筑语言的“复杂性”?其实如果再有8周的话,我很想从文化传统切入,通过具体设计探讨这些问题。这个学期时间有限,但是,有几个组进度相对比较好的。我们在课上针对他们的方案给大家也讲了一些,形式语言和表达的准确性问题。但是很多组因为还在前几个步骤的工作中挣扎,自己还没有来得及体会。设计光听还不行,自己不经历一下,还是不能真理解。所以今天评图过程中,各位老师评图的重点主要还是针对是不是“有感而发”,是不是将感情贯彻到设计中,是不是能让人感同身受。对于这几方面都达到的同学,老师们也可以给他们一下关于如何恰当表达的建议,这样也是对我们这个短暂的学期课程非常重要的补充和延展。我说了这么多,我在后面评图过程中,会尽量忍住不说话。那现在我们就有请我们今天的主角,我们8组清华大学特别勇敢的同学登场。他们仅仅是本科三年级。小小的年纪,在短短的8周时间里,挑战一个对大多数建筑师都非常高难度的课题。北京办公室地址:北京东城区板桥南巷人民美术印刷厂东楼, 100007TEL (BJ)北京电话:+86 10 6403 6467TEL (NY)纽约电话:(919)579 2495EMAIL公司邮箱:office@weiarchitects.com微信:WEI建筑事务所 微博:@ELEV_WEI建筑设计